干部學習課件:文化交流與文化主體意識(下)
樓宇烈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主講人簡介
樓宇烈,浙江省嵊縣人,一九六零年北京大學哲學系專業(yè)本科畢業(yè),后一直留校任教。現(xiàn)任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北京大學哲學系東方哲學教研室主任,北京大學z-教研究所所長。主要作品有《十三堂國學課》、《中國的品格》、《佛教與中國文化》等。
三、文化的走向
第三部分
文化的走向
第一節(jié)
文化差異和文化趨同
剛才我講到我們文化的比較、差異,其實不僅僅是一個時代差異,它還有類型上面的差異。而且應該說相對于類型上面的差異,解決中西文化類型上的差異,相對來講要比處理中西文化類型上的差別問題要復雜的多。這種類型上的差異存在的問題方面很多,如果說我們時代上的差異,我們可以通過社會的變革和觀念的變革去迎頭趕上,乃至于可以消除這種差異。那么文化類型上的差異,它是不能用趕上這種方法去解決的,而且這其中可能有一些是永遠不能夠消除的,這種差異是永遠不能消除的。因為這種文化類型的差異,它是在各自地區(qū)民族長期的發(fā)展過程中間形成的,它是凝聚著這些地區(qū)民族的它的一種歷史的傳統(tǒng),體現(xiàn)著不同地區(qū)、民族的特有的性格和精神風貌,因此也就會深刻地影響著不同地區(qū)、民族、國家今天文化發(fā)展的總體方向和特點。所以對這個問題我一直主張我們要認真地研究,對于文化發(fā)展要進行認真地研究。一個國家如果沒有一個對于文化發(fā)展的一個總體的思考或者是一個戰(zhàn)略性的這樣一個思考的話,那么這個國家的文化發(fā)展肯定是無序的、混亂的。
其實現(xiàn)在所有的國家都非常重視文化發(fā)展的戰(zhàn)略的問題,美國
……(新文秘網(wǎng)http://m.120pk.cn省略1056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為什么要保護啊,特別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也就是從80年代開始意識到世界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始醞釀怎么樣來保護遺產的問題,所以保護遺產并不是要你去把它變成了跟現(xiàn)代流行的文化一樣的形式,而是要求你去保護它這種本來所具有的那種民族的特色啊,讓它呈現(xiàn)出它的世界意義來。
所以這個問題呢,所以我剛才講的,實際上我們現(xiàn)在要傳承、發(fā)揚我們傳統(tǒng)文化,我們現(xiàn)在叫得很響。所以我覺得我們在這個情況下面,如果我們在這個之前沒有樹立起一種的文化的主體意識的話,那么我們這樣去保護它,很可能反而會使得我們的保護離開了它原來的本來的這種民族的特性,喪失了它原來的民族特性。盡管我們做得很轟轟烈烈,結果用現(xiàn)在一個時髦的話來講,反而是結構了我們的傳統(tǒng)。所以我覺得這個重要性也就是說我們現(xiàn)在要樹立起這種主體意識,也就是要以我為主,要以傳統(tǒng)為主,而并不是去迎合時代迎合現(xiàn)代人的欣賞的這種趣味或者欣賞的這種口味,而是要讓他認識到我們傳統(tǒng)中間有這樣一種樣式的文化形態(tài),不管是藝術也好什么也好,有這樣一種樣式形態(tài)。
第二節(jié)
傳統(tǒng)、西化、現(xiàn)代化
如果你把這種樣式形態(tài)變成現(xiàn)在人人都能夠接受的都能夠欣賞的,那也就失去了這個樣式的意義。所以這個問題我想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而在這個問題上面,實際上就是說涉及到現(xiàn)代化是不是一個西化的問題,傳統(tǒng)跟現(xiàn)代是不是截然的是矛盾的問題,截然的對立,是不是我們要現(xiàn)代化,要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就要割斷傳統(tǒng)。因為現(xiàn)在確實還是有很多人認為,中國幾千年的文明文化是中國邁向現(xiàn)代化的一個包袱,而其實每個民族真正要走向現(xiàn)代化,它只有根植于自己的土壤,自己的文化的根字上面,才能夠真正地走向現(xiàn)代化。
剛才我提到梁啟超,一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他去歐洲考察回來寫了一部《歐游心影錄》的小冊子,同時當時還發(fā)表了一篇文章,這篇文章很有意思,叫做《中國與土耳其之異》,差異的異,《中國與土耳其之異》。他為什么會寫這篇文章呢,很有意思的問題就是說,因為當時土耳其一心一意地想脫亞入歐,脫離亞洲要躋身到歐洲去。所以土耳其在20年代的時候,上個世紀的20年代的時候,當時有一個它當時有一個總統(tǒng),當時的總統(tǒng)叫做凱穆爾,他當時就用他的權力,他是總統(tǒng)嘛,用他的權力全面地來推行土耳其的西化或者是歐化,要徹底地擺脫原來它作為伊斯蘭國家亞洲。因為土耳其確實也比較孤單,它地處歐、亞、非三洲交叉的地方,這個時候它就走歐洲的道路還是回到亞洲的道路來呢。就像蒙古一樣,我90年代初曾經到蒙古去了一次,當時蒙古的那些,我見了他們一個z-教局長,他(是)國家的z-教局長。他當時就給我們講到,當時蒙古就很想回到亞洲來,因為蒙古究竟還是一個亞洲啊,亞洲文化的傳統(tǒng)啊,要想回到亞洲來。那么土耳其在20年代的時候就推行要向西方要變成西化,所以它徹底地改變了當時各種各樣的,從政治制度上面一直到思想觀念上面一直到生活形式上面。我們都知道伊斯蘭的婦女,都要蒙一個頭巾在大街上走,他就說這個不行,取消,大家都(是)婦女就這樣出去。甚至于他取消了土耳其一直用的阿拉伯的文字,而用西方的,西方的文字來這個問題就很嚴重了,所以他推廣了以后徹底地改變了一代人,改變了一代人。就像我們現(xiàn)在,我上一次在這個地方也講過,我們現(xiàn)在要找出能夠很順利地很精確地來讀古書的人,我們在現(xiàn)在全中國能夠找出多少來,不容易不多了。那么土耳其那一改革以后實際上中斷了,所以年輕的一代就不能讀它原始傳統(tǒng)的典籍了,讀不了,阿拉伯文他不認識了,他不認識這個文字,這個問題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我剛才講文化是歷史的載體,語言文字又是文化的載體。所以在80年代開始歐洲著急什么呢,著急它那個語言文字里面,雜進去了許多的英語美國的英語,所以西班牙,特別是西班牙當時就提出來純潔語言的問題。這個問題在日本是最嚴重的,日本的很多學者常常跟我講這個問題,他們如果出來呆一兩年,不接觸他們國內的文獻,兩年以后回去他就很多書他就看不懂了。日本的很多東西都是用外來語,外來語特別多,而外來語的變化迅速得很,過兩年他就看不懂,他要不接觸到他就看不懂,這是很大的一個問題了。所以在中國就非常重視這個問題,我剛才講的鴉片戰(zhàn)爭除了魏源以外還有一個著名人物叫什么龔自珍,龔自珍當時到鴉片戰(zhàn)爭那年他就去世了,龔自珍也是當時一個很著名的一個學者。他就講了一個很有名的話,我常常引用這個話,他當時在研究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歷史,他從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歷史里面
總結出這樣一條經驗來。這個話有很多,其中最重要一條他就講啊,“欲滅人之國,必先滅其史”。這個話我覺得是非常的深刻的,要滅掉一個國家首先要滅掉它的歷史,讓這個國民都不知道它的歷史了,那么還有這個國家嗎?沒有了,那么所謂滅它的歷史也就是滅它的文化啊。那么如果你釜底抽薪把它的語言文字都改掉了,它自己的文化都不知道了,讀不了,讀不了。而一個不認同這種文化,不認同這種文字,不認同這個歷史的人,你說讓他愛國,他愛得起來嗎,我想他愛不起來。所以我們現(xiàn)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我認為核心的問題就是讓他認同我們的文化。
我們現(xiàn)在年輕人心里面想的,一天到晚都是想的美國的生活方式,美國的文化,你說一定要讓他愛國,有的時候是很難為他了,他沒有認同啊,所以愛國的基礎是建立在對于一個文化的認同。當然我們也可以講對一個歷史的認同,對于歷史的認同,也就是對于文化的認同。所以我記得前年吧,前年好像是,年前不是也有很多人提出來保衛(wèi)漢語的純潔性的問題嗎,當然我覺得我們漢語有問題,F(xiàn)在當然還不至于到土耳其那樣的狀況,也不至于像韓國那個情況。因為韓國包括朝鮮在內,他們有一個時期自己的民族的情緒很高,所以廢除漢字 ……(未完,全文共12471字,當前僅顯示2967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干部學習課件:文化交流與文化主體意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