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網>>畢業(yè)論文/文教論文/民族宗教/>>正文

淺談全球化與中華民族精神

發(fā)表時間:2013/12/7 19:15:31

淺談全球化與中華民族精神

摘 要:全球化是我們必須而且已經置身其中的新的社會環(huán)境。一般的,從發(fā)展的維度看,全球化的進度是從過程性的全球化到本質的全球化。本質的全球化主要是經濟力量的推動,過程性的全球化的直接推動力往往是民族國家的政府。對于中國來說,要改變我們經濟、技術的落后狀態(tài)就必須要參與全球化,而要使全球化成為發(fā)展機遇就必須堅持具有民族特色的自主發(fā)展。
關鍵詞:全球化,中華民族精神

全球化是我們必須而且已經置身其中的全新的社會環(huán)境。全球化對我們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zhàn),我們要抓住機遇也要迎接挑戰(zhàn)。如何去面對挑戰(zhàn),我們需要從許多方面付出努力,而中華民族精神是我們應對全球化的非常寶貴的精神資源。

一、對全球化的理解

說到全球化,不禁要問:何為全球化?對于全球化的理解和詮釋可謂眾說紛紜。一般來講,全球化表現為兩個方向,或者說兩個維度。一個方向是發(fā)展的過程,從這一方向來看,全球化是指在交通、通訊、信息技術作用下物質和信息超越民族國家的界限在全球范圍流動的過程,是一個在經濟力量的推動下普遍的市場規(guī)則越來越受到各民族國家尊重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文化傳統(tǒng)不同的各民族國家不斷地在思想意識、價值觀念上達到更多認同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說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全球化首先是經濟的全球化。經濟的全球化有兩個特點:由交通、
……(新文秘網http://m.120pk.cn省略900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雜的,為此所需要的對策也是非常復雜的,討論這樣的問題無疑超出了我個人的能力,故本文將集中從第一個方向即全球化的發(fā)展的過程來討論在中國參與全球化的過程中中華民族精神所具有的意義和價值。
在發(fā)展的方向上,全球化的進程表現出一種矛盾:即根本性的全球化,或者說本質的全球化與過程性的全球化的矛盾。根本性的全球化是指作為生產力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及其所實現的目標;過程性的全球化是指由全球化的參與者直接操作對全球化的推動。根本性的全球化主要是經濟力量的推動,這種推動力量從根本上說要歸結為生產力的發(fā)展。生產力的發(fā)展導致了分工的出現,引起了交換。人的需要的多樣性決定了交換在本質上的開放性和普遍性,也就是說分工和交換使全球化具有了某種可能性。但是,在手工生產、人畜販運的條件下,生產和交換的能力都是極其有限的,人們無法超越地域的限制,無法擺脫自身的封閉狀態(tài)。所以,全球化無法成為現實。交通技術的發(fā)展、機器大工業(yè)的出現改變了這種狀況,人們之間的交往能力增強了,分工擴大和深化了,商品交換超出了地域的界限而具有了世界意義,“由于機器和蒸氣的應用,分工的規(guī)模已使脫離了本國基地的大工業(yè)完全依賴于世界市場、國際交換和國際分工”。馬克思將這種情形稱為世界歷史的開始:“它首次開創(chuàng)了世界歷史,因為它使每個文明國家以及這些國家中的每一個人的需要的滿足都依賴于整個世界,因為它消滅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國的孤立狀態(tài)”。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后,《關稅及貿易總協(xié)定》、布雷頓森林體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fā)銀行的建立及其所制定的貨幣金融規(guī)則等國際性的法律、制度為全球化提供了制度支持。上世紀70年代以來,在新技術革命尤其是在信息技術的推動下,全球化的速度大大加快,民族國家間的界限正在被突破,所謂“地球村”正在形成:資源在全球范圍的重新配置、“全球生產體系”的形成,加劇了民族國家和地區(qū)間的競爭,從而加速了技術的創(chuàng)新和技術的轉讓,促進了世界經濟的發(fā)展,尤其是一些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中的國家和地區(qū),明顯地從經濟全球化中獲益,有的還由經濟上的“落后”變?yōu)椤跋冗M”。與次相應,那些長期被壓制的弱小的國家和民族、地區(qū)正在積極地參與國際事物,民族國家間的平等溝通、對話的機制正在形成,出現了政治上的多極化、文化上的多極化的局面。就是說,根本性的全球化能夠解放生產力、促進生產的發(fā)展、推動文明的進步,是各民族國家共同參與、平等對話、相互協(xié)調、利益共享的趨勢。
過程性全球化的直接推動力往往是民族國家的政府。全球化是和資本主義的發(fā)展聯(lián)系在一起的。早期的全球化表現為一些歐洲國家的海外掠奪和世界殖民,資產階級“把一切民族甚至野蠻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來了”,“它使未開化和半開化的國家從屬于文明的國家”。其結果是使殖民地國家成為宗主國的商品銷售市場、廉價的原材料和勞動力的供應基地,使“古老的民族工業(yè)被消滅了,并且每天都還在被消滅。它們被新的工業(yè)排擠掉了,新的工業(yè)的建立已經成為一切文明民族的生命攸關的問題”。到19世紀末,崛起的美國由于生產力的先進而稱霸世界,開始了由美國主導的全球化的過程!暗诙问澜绱髴(zhàn)后,國際經濟_的發(fā)展大致符合民族國家體系內正在國際化的資本—以美國資本面貌出現的資本—的主要利益。吉爾平認為,這種意義上的合作的結構的基礎不是偶然存在的:合作是建立在美國對于國際體系的支配地位的基礎之上的,而且他主張維持美國的支配地位”。美國憑借它的強大的經濟、軍事、政治地位在向世界輸出資本、技術和商品的同時也在用它的政治制度、價值觀念影響著世界。在當前的全球化浪潮中,美國的霸權主義受到了沖擊,代之以多極力量的共同參與,代表著這多極力量的是各民族國家的政府。跨國公司代表著全球化的經濟力量,它對經濟活動的組織似乎在消蝕著國家的權利,但在實際上,“大量證據表明,各跨國公司繼續(xù)依賴于‘國家基礎’,依賴于國家在民族基礎上的運作”。“對于那些統(tǒng)治今日國際市場的公司來說,民族的根源仍然在一些更為根本的地方起著作用”!澳欠N不受民族國家政治束縛、遨游于國界日益消失的世界市場中的全球公司,仍然只是一種神話”!霸谏鲜雒恳粋國家中,國家的政治結構都在繼續(xù)從事著對公司的未來發(fā)展產生決定性影響的活動”。國家通過對儲蓄率、投資率的控制、通過產業(yè)政策等推動本國企業(yè)的全球化戰(zhàn)略,以期由此從全球化中獲益。當前的全球化是由發(fā)達國家來主導的,發(fā)達國家從全球化中獲得的是對發(fā)展中國家經濟上的殖民、政治上的霸權、是文化帝國的形成;發(fā)展中國家無論是積極地推動還是被動地卷入全球化則是要通過全球化加快發(fā)展本國經濟,增強本國的實力,以爭取在國際事務中平等參與的權利,爭取和維護自己國家的利益。所以,過程性的全球化表現為民族國家間的競爭、民族國家對自身利益的追求,是發(fā)達國家為更多 ……(未完,全文共9254字,當前僅顯示2527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淺談全球化與中華民族精神》
文章搜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