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富有特色的新聞網站暑期中小學生網絡文化活動
這是一個互聯網時代,網絡遍及千家萬戶,網上的內容應有盡有,有精華有糟粕,也有的極具 誘惑力。中小學生接受新事物快,求知欲望強烈,大多喜歡上網,有的上網學習查資料,有的上網玩游戲,也有的沉湎其中不能自拔。放暑假了,學生的_支配時間多了,怎樣引導學生正確地使用互聯網技術,幫助他們在學習使用網絡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這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也是一個大課題。近年來,中國臺州網以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為已任,探索在暑期開展中小學生網絡文化活動,特別是今年開展的“我和暑假有個約會”網絡文化嘉年華活動,主題突出,學生參與性強,活動從6月19日正式啟動,暑假間全市9個縣市區(qū)青少年積極參與、潛心創(chuàng)作,共有2100多人報名參賽,收到報名作品23
……(新文秘網http://m.120pk.cn省略541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積極向上的高尚情懷。
二、廣泛參與與公開透明結合
嘉年華活動以競賽的形式吸引學生參加,網絡的特性則能較好地保障了程序的公開透明。本次活動全程通過互聯網進行,從宣傳發(fā)動開始,到參賽、評比、公布結果,均在中國臺州網活動平臺進行。具體做法是:各類作品以電子版或數碼圖片形式,通過中國臺州網活動專題注冊后上傳到參賽平臺,并在網上分類分組別展示。參賽作品先在網上投票,評委會根據得票多少進行審定進入決賽,決賽采用評委評分加投票分決出各獎項。為確保不會熟練使用互聯網技術的學生也能順利參賽,網站除了在活動頁面配有詳細的文字說明外,還專門指派2名技術人員加以指導。
相比傳統(tǒng)的各類活動運作方式,“網絡傳播無國界”的特性,使得傳播的范圍遠遠大于報紙、廣播和電視,這次活動的主旨是宣傳黨的十八大精神,參賽作品內容要求也是圍繞臺州的鄉(xiāng)村生態(tài)產業(yè)發(fā)展、環(huán)境基礎設施建設、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生態(tài)文化建設等方面,反映臺州美麗鄉(xiāng)村和綠色城鎮(zhèn)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和人文特色。通過網絡的運作,臺州這一地域性的宣傳,能傳播得更快更遠更廣。身處異地乃至海外的臺州人,也可以通過本網的活動,參與點評、投票,并從各類作品中,更為形象具體地感知家鄉(xiāng)、了解家鄉(xiāng)。
網絡的即時性特點,活動組織者可以即時接收更新參賽的作品、即時更新各方的評論、投票的數量、排名等。網絡的交互性特性,又能使參與者、點擊閱讀者、投票者、評論者等通過平臺,得以充分地互動交流,增強了活動的黏合力。網絡的海量特性,不但能夠容納眾多的作品,各類作品的排列也一目了然,網友若想查找、拷貝作品,點擊鼠標輕松搞定。
三、自我制作與鄉(xiāng)土教育結合
網絡文化嘉年華活動啟動以來,參加各項比賽的中小學生利用暑假,到鄉(xiāng)村、社區(qū)、企業(yè)采風、創(chuàng)作,拓寬了視野,豐富了知識。從上傳的參賽作品看,題材涉及 “活力臺州•美麗鄉(xiāng)村”的各個方面,有感悟家鄉(xiāng)的發(fā)展變化的,有描繪美麗家園的,有謳歌和諧社會的,都有真情實感。孩子們透過這個年齡段特有的視角,獨到的感受,創(chuàng)作了一批富有童真、童趣的佳作。如,征文比賽中,路橋小學組9歲的小朋友鄭嘉誠,觀察了媽媽的鞋時尚,爸爸的鞋舒適方便開車,自己的鞋功能強便于奔跑,寫出了《腳背上的春天》,通過一家人穿的鞋子反映時代的變遷。繪畫組的小朋友畫家鄉(xiāng)、畫生活,像周圣博小朋友畫的《美麗的市民廣場》;仙居俞蘇倩小朋友的《我愛母親河》;玉環(huán)盛瑋嘉小朋友的《鄉(xiāng)野鄉(xiāng)親》等等,視角獨到,色彩大膽,富于想像,趣味橫生。
演講組金凡皓的《我的家鄉(xiāng)在上盤》、徐晨的《門 前那塊地》,王金果的《夏日的精靈》等,繪聲繪色地描繪了家鄉(xiāng),表達了自己對家鄉(xiāng)的熱愛。一幅幅攝影、一張張書法,也都浸透著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故鄉(xiāng)是我們的“根”,是值得我們每個人珍愛并為之驕傲的。錢理群教授 ……(未完,全文共2391字,當前僅顯示1520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一次富有特色的新聞網站暑期中小學生網絡文化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