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提綱:……
一、群眾工作認識上,要“重新入門”
二、對待群眾感情上,要“敞開大門”
三、群眾工作過程中,要“消除熱門”
1、把脈問診¬¬¬——加大體察民情力度
2、對癥下藥——切實辦好民生實事
3、清解余毒——排查化解矛盾糾紛
4、舒筋活絡——加大宣傳引導力度
四、工作方法創(chuàng)新上,要“掌握竅門”
五、干部作風建設上,要“主動上門”
……
黨校黨課講稿:群眾工作的“五門”
各位領導,同志們:
美好的初秋時節(jié),來到書香四溢的岳麓山下,與大家一起交流學習,感到特別榮幸、特別高興。一方面,是帶著感情而來。作為黨校的學生,我時刻關注著母校的發(fā)展,每次來母校,都很受鼓舞,很受啟發(fā),很有收獲。晨光校長等黨校領導,對株洲特別關心,特別支持,多次到株洲考察指導工作,為株洲出謀劃策,傳經送寶,就像娘家人一樣。今天,能夠在這個講臺上,向大家介紹一些情況,確實感到很愉悅,很親切。另一方面,是帶著責任而來。省委決定從7月份起,在省委黨校舉辦基層黨組織書記輪訓班,每期安排1名市州委書記講課,講群眾工作,就是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的重大舉措,目的是讓大家更清楚地認識當前社會管理的形勢和突出問題,學會運用多種手段,做好新形勢下的群眾工作。作為一名市委書記,我有責任、有義務,與大家共同提高,加深對群眾工作的認識和理解,提升群眾工作能力和水平。
但站在這個講臺上,我感覺壓力很大。省委黨校是干部思想的“加油站”,是理論研究的“主渠道”,是干部培訓鍛煉的“大基地”,也是出思想、出經驗、出人才的重要搖籃,各行各業(yè)的專家學者很多。群眾工作,重點在基層、難點在基層、力量在基層。在座的各位,都是基層的黨政精英、行家里手,既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更有深刻的思想認識。如果我單純講理論,難免有“脫離實際”之嫌;單純講實踐,就只會講些株洲的情況,又難免有“自吹自擂”之嫌。所以,我就結合當前群眾工作的新形勢,以及株洲的一些認識和實踐,談些體會,與大家交流探討。
千難萬難,做好群眾工作就不難。群眾工作,內容千絲萬縷,情況千變萬化,落實千頭萬緒,對群眾
……(新文秘網http://m.120pk.cn省略1093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帶來嚴峻挑戰(zhàn)。第三,內容在變。當前的群眾工作,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群眾工作,也不是狹義上的信訪工作,是事關全局、影響全局、決定全局的工作。廣度上涉及各個領域,深度上觸及各種利益。一些問題看似小事,如果解決不及時、處理不妥當,就可能小事變大,由局部問題演變成全局問題。第四,網絡在變。過去,黨和政府通過企事業(yè)單位等各級組織,能夠在_內、比較容易地把群眾工作覆蓋到每個角落。新形勢下,社會的流動性、開放性顯著增強,傳統“單位_”發(fā)生重大變化,越來越多的“單位人”變成“社會人”,群眾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與形勢發(fā)展變化還不相適應。組織網絡、工作機制、平臺載體還不健全,群眾工作缺乏有效抓手。
講“四個不變”就是:第一,小中有大。群眾利益無小事,群眾工作也無小事。涉及群眾利益的事,再小也是大事。我們任何時候都要牢記:切實維護群眾權益,就是做好群眾工作的突破口。這是我們黨的宗旨,我們黨的傳統,我們黨的優(yōu)勢。加強和改進群眾工作,必須堅持一切依靠群眾,一切為了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同人民群眾建立深厚的感情,真正把群眾的困難當作自己的困難,把群眾的利益當作自己的利益。不搞官僚主義,不搞形式主義,不與民爭利,不與民斗氣,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都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fā)。只要把老百姓希望辦的事辦好,把人民群眾的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fā)展好,就真正把握了群眾工作的核心和真諦。第二,雜中有序。群眾工作紛繁復雜,但歸結起來主要集中在發(fā)展、民生、穩(wěn)定上,做好求發(fā)展、促民生、保穩(wěn)定的工作,就抓住了群眾工作的“牛鼻子”。第三,事中有理。群眾工作涉及一系列具體問題、具體事件。但在處理這些具體問題、具體事件的過程中,一定要善于分析其中的原因,抓住主要矛盾,做到標本兼治、不留隱患。第四,怨中有因�,F在,有的群眾不能采取正確、恰當的形式表達利益訴求,其中固然有群眾法律知識欠缺、政策把握不好的原因,但也有各級干部工作不到位、作風不扎實的緣故。2008年貴州“甕安事件”,大家應該都記得。這起轟動一時的_性事件,最終導致甕安縣委書記、縣長雙雙被免職。事件的導火索是對女中學生的死因爭議,但背后深層次原因,一方面是當地在礦產資源開發(fā)、移民安置、建筑拆遷等工作中,侵犯群眾利益的事情屢有發(fā)生;另一方面,當地黨委、政府工作不作為、不到位,解決問題的方法不對頭,一出事,就把公安機關推上第一線,群眾意見很大,導致干群關系緊張,警民關系緊張。這個事件警示我們,必須從全局的高度來認識群眾工作,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群眾要正確引導,對干部更要嚴格教育,一定要端正態(tài)度、改進作風,帶著感情、帶著責任,為群眾解決實際問題。
二、對待群眾感情上,要“敞開大門”
群眾工作的好壞問題,首先是對待群眾的感情問題。有什么樣的群眾感情,就會有什么樣的群眾工作。對群眾的感情越深,群眾工作就能做得越好。只有我們把群眾放在心上,群眾才會把我們放在心上;只有我們把群眾當親人,群眾才會把我們當親人。我們黨歷來對群眾飽含深情,將黨和群眾的關系,比之如魚水,喻之為血肉。毛主席曾把共產黨人比作“種子”,把人民喻為“土地”,說只要把“種子”播在“土地”上,就能在人民中生根、開花、結果。我覺得,黨員干部必須放下架子,擺正位子,正確處理與群眾的關系,敞開大門與群眾結交朋友、加深感情。具體來說,就是要正確認識和處理與群眾的“主仆關系”、“骨肉關系”、“師生關系”。
講“主仆關系”,群眾是主人。人民群眾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主人,公職人員是人民的公仆。處理好主仆關系,要求我們在公仆的“舞臺”上大顯身手,干好群眾滿意的事,唱好群眾喝彩的戲。要切實加強與群眾的血肉聯系,思想上尊重群眾、政治上代表群眾、感情上貼近群眾、行動上深入群眾、工作上為了群眾。堅持以人民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檢驗一切工作的標準,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心實意地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有的同志脫離群眾,高高在上,甚至對群眾指手劃腳,對群眾愿望不上心、生活不關心、疾苦不動心,這就是一個危險的信號。公仆意味著犧牲、奉獻。當好人民的公仆,就要做到天冷的時候,干部是一盆火;天熱的時候,干部是一把扇;天黑的時候,干部是一盞燈;天雨的時候,干部是一把傘。
講“骨肉關系”,群眾是親人。知恩圖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人民群眾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的權利是人民群眾給的,要常懷感恩之心,常行報恩之舉。不能把群眾當親人,就會脫離群眾,成為群眾的陌生人,魚水關系就會成為“油水”關系。要像關愛自己的眼睛一樣,關愛人民群眾;像依靠自己的親人一樣,依靠人民群眾。人心都是肉長的,只有拿群眾當親人,才能對群眾用真情,工作才會充滿激情。厚待老百姓,用心做好每件小事,就會得到群眾的信任和支持。
講“師生關系”,群眾是老師。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是我們工作的老師。廣大群眾生活在基層,最知實情,最有
發(fā)言權。干部不是萬能的,很多難題,只有深入群眾當中,才能找到方法;只有虛心向群眾請教,才能找到“答案”。把群眾當老師、向群眾請教、向群眾學習,我們做工作才會耳聰目明,豁然開朗,胸有成竹。黨員干部不能紙上談兵,漠視群眾、脫離群眾。要善于向群眾學習,堅持做到查找工作中的問題,聽人民群眾意見;謀劃工作思路,向人民群眾問計;改進工作措施,向人民群眾請教;落實工作任務,靠人民群眾努力;衡量工作成效,由人民群眾評判。
三、群眾工作過程中,要“消除熱門”
群眾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解決關鍵問題,推動整體工作提升。這需要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抓起,把群眾最想的、最關注的、最期待的事做好。這與中醫(yī) ……(未完,全文共12900字,當前僅顯示3068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黨校黨課教案:群眾工作的“五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