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網>>干部/組織講話/黨會報告/學習體會/學習材料/金融/金融講話/>>正文

干部學習講稿:國際金融深化

發(fā)表時間:2016/2/20 9:36:06
目錄/提綱:……
一、從利率管制到利率市場化
二、從分業(yè)經營到混業(yè)經營
三、從固定匯率到浮動匯率
四、從傳統(tǒng)金融到金融創(chuàng)新
(一)從傳統(tǒng)金融到金融創(chuàng)新的背景
(二)互聯(lián)網金融
……
干部學習講稿:國際金融深化
尤苗
中央黨校國際戰(zhàn)略研究所博士

各位學員,大家好!今天我們講的內容是國際金融深化。提到金融,大家并不陌生,因為我們每天都會花錢消費,有了一定的財富,我們會考慮去投資或儲蓄。金融到底是怎么樣來發(fā)展到今天這種名目繁多的狀態(tài),特別是次貸危機之后,我們對金融又比較陌生,因為它也很多名目繁多的金融產品。那金融是怎么樣從最初的貨幣逐漸發(fā)展到今天名目繁多的金融產品?各個國家又是如何從封閉的金融市場逐漸成為成今天全球化的金融市場?記得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說過,說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了所有人;如果你控制了貨幣,你就控制了整個世界。為什么金融對于一個國家的發(fā)展是如此地重要?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來看一下國際金融是怎樣發(fā)展而來的。今天會講四個方面的內容。
課程前言:什么是金融深化
在講國際金融深化之前來看一下什么是金融深化。金融深化主要是指當今主要國家逐步放松金融管制,促進利率和匯率市場化,金融_不斷完善,金融效率不斷提高的一個過程。單看這個定義會比較抽象,但其中它有兩個比較核心的點。第一個,金融深化是一個不斷放松金融管制的過程;金融深化的內容是促進利率和匯率市場化的一個過程。既然金融深化是一個不斷突破金融管制的過程,那自然會問一個問題,什么是金融管制,為什么要進行金融管制?金融管制的內容是什么?如果金融管制是有效的,為什么日后要來不斷地放松金融管制,以實現(xiàn)金融深化。
所以我們要從20世紀30年代美國爆發(fā)的大蕭條開始講起。在20世紀30年代之前,西方社會,特別是美國是以倡導市場_經濟為主,他們相信市場是調節(jié)資源配置的有效方式,而政府無須對市場進行過多的干預。所以在20
……(新文秘網http://m.120pk.cn省略1152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為什么要對利率和金融范圍來進行管制?
我們還是要來看一下剛才講的那張圖。從1920年開始-1929年,美國道瓊斯工業(yè)指數(shù)每年以將近20%的增長率在增長,其實在這個過程當中,如果每年的股市能夠給人們帶來10%多,甚至20%的回報率的話,這個過程當中就會吸引更多的錢來進行投機,因為實體經濟,加工型的企業(yè)每年也就百分之幾的增長率,如果將錢放在股市里,每年會有10%多,甚至20的股市增長率時,高額的回報必然會吸收大量的資金,讓股市的泡沫越來越大。這次經濟危機發(fā)生之后,大家開始想,一個很重要的方面是,美國當時對于金融業(yè)是沒有監(jiān)管的,所以當時的金融業(yè)為了能夠吸收到更多的存款,他們會在利率方面進行一個競爭,比如A銀行給你4%的收益率,B銀行給你5%的收益率,C銀行給你6%。當然,人們會傾向于給銀行回報更高的儲蓄,但高額的利息支出,對于銀行而言,是它的一個經營成本,高的收益,當然要去追求一些高的收益來覆蓋這些高成本的支出。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隨著股市每年20%左右的增長過程當中,這些存款將從銀行直接進入到股市中,使得這個泡沫越來越大,直到1929年股災的爆發(fā)。所以在這個過程當中有兩個問題,第一個是銀行為了能夠更多地吸收存款,他們之間互相競爭,會使其資金更容易流向投機性比較強,回報率比較高的一些投資活動當中。另外一方面,銀行的存款可以直接到達股市當中,銀行既做了一個存款和貸款的業(yè)務,同時銀行也做的一些投資的活動,這是混業(yè)經營的一個初始的概念。
所以,在羅斯福上臺之后,他就對這兩個方面進行了管制。第一個方面,要求銀行對活期存款不得支付利息,對儲蓄存款和定期存款的利率要設定一個最高限度;第二個方面,要求銀行進行分業(yè)經營。今天中國比較熟知的是分業(yè)經營,我們所見的幾大商業(yè)銀行都是在做存款和貸款業(yè)務,但不能做投行的業(yè)務,相當于在中間加了一道防火墻,讓風險能夠得到有效的隔離。所以從1933年開始頒布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要求,銀行要實現(xiàn)分業(yè)經營,既不能同時做存貸款業(yè)務,又要做投資業(yè)務,它其實是要降低風險。所以,羅斯福上臺之后頒布的這一系列的金融方面的管制,羅斯福新政實施之后,道瓊斯指數(shù)開始逐步地回升,當然他還頒布了很多經濟方面的法案。
在20世紀30年代,金融是一個_發(fā)展,依靠市場這只無形的手來調配它,所以那個時候是一個完全的市場經濟,靠市場來配置其狀態(tài)。到了1929年開始,美國陷入一場經濟蕭條當中之后,金融開始逐漸地管制,引入了一個政府干預主義,對利率上限,對銀行的經營范圍進行了一系列的管制。如果在實施這些新政之后,確實美國的經濟有所恢復,為什么我們還要不斷地放松管制,進行金融深化?這跟20世紀60、70年代有關,當時美國是在打越南戰(zhàn)爭,所以美國打仗就會嚴重地拖累本國經濟,所以在20世紀70年代開始,美國發(fā)生了歷史上比較著名的滯脹現(xiàn)象。
何為"滯脹"?"滯"是指經濟增長,停滯;"脹"是指通貨膨脹。所以,從1970年開始,美國在有些年份的經濟增長率是很低的,有時是負利率,將CPI作為指數(shù)的話,其通貨膨脹是相當高的。在高的通貨膨脹率的情況下,對銀行、金融機構又有什么樣的新要求?20世紀30年代,美國爆發(fā)了經濟大蕭條之后,它對于利率有一個上限的管制,但決定每個人儲蓄行為的是實際利率,而非名義利率。如果今天銀行給你3%的利率水平,但如果現(xiàn)在的通脹率達到了4%、5%的話,那在想一個問題是為什么要把錢放到銀行里去?用一句比較通俗的話是,你給我的資金回報率還跑不過CPI的話,那拿進去是零利率或是負利率的狀態(tài)。當時是這樣一種情況,在20世紀60、70年代,美國的通脹率非常高,但銀行和金融機構又受到了利率上限的管制,所以銀行的吸存能力會大大地降低。另一方面,美國當時在打越南戰(zhàn)爭,所以它的債權市場是很發(fā)達的,因為打仗就要發(fā)債,特別在歐洲的債券市場是比較發(fā)達的,這時大量的資金就會從銀行存款中逃離到歐洲的債券市場。在當時,美國的經濟增長就很差,這時,金融機構又無法通過吸存來促進實體經濟,所以這時無疑使美國經濟又雪上加霜。這時大家開始反思,在20世紀30年代對于利率管制到底是不是有效的?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在利率方面又進行了一系列的管制。
一、從利率管制到利率市場化
所以首先,我們來講第一個內容,從利率管制到市場化的過程。何為"利率市場化"?主要是指通過取消對于利率的管制,使利率能夠充分反映市場對資金的供求關系,如果簡單地可以將貨幣看成一個商品的話,市場化就很容易理解,如果將它看成是一個簡單的商品,那商品的價格是由于其供需關系來決定的,如果需求很多,當然價格就要上漲。如果供給很多,價格就會下降。所以利率市場化就相當于要逐步地取消對利率的管理,讓資金的價格能夠更反映出整個市場對于資金的供需關系。
從20世紀60、70年代,美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樣的狀況?從1970年開始,美國廢除了對10萬美元以上的定期存款的利率上限,從1973年,美國已提出分階段地要廢除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的利率上限。1980年開始允許銀行對活期存款賬戶計息,要分階段地逐步廢除Q條例,直到1986年完全廢除了Q條例,美國完成了利率市場化。從這張圖上可以看出,美國從1970年開始廢除大額的長期的利率上限,一直到1986年才徹底地實現(xiàn)利率市場化,這個過程是先從大額的、長期的逐步地向活期的、小額的這些短期利率開始放開。所以,這個過程長達16年。利率市場化的過程,它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改革過程。20世紀30年代,美國爆發(fā)了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大蕭條之后,它還發(fā)布了一個法案是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它要求銀行分業(yè)經營。
二、從分業(yè)經營到混業(yè)經營
那從20世紀60、70年代又會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這時在講金融深化的第二個內容,從分業(yè)經營到混業(yè)經營。分業(yè)經營是指只能從事一項業(yè)務,要么進行存貸款業(yè)務,要么是進行一些投行業(yè)務。何為混業(yè)經營?混業(yè)經營是指銀行、證券、保險這些機構的業(yè)務之間可以相互地_、交叉它并不局限于自身的分業(yè)經營的范圍。我們今天所熟知的銀行,其實中國現(xiàn)在是一 ……(未完,全文共13597字,當前僅顯示3234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干部學習講稿:國際金融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