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支撐:廉政文化傳播的創(chuàng)新路徑
融媒體為廉政文化傳播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微信、微博、短視頻以及新聞客戶端的興起,為廉政新聞報道、廉政文化傳播提供了多重保障。廉政文化傳播在順應融媒體技術的同時,需在傳播渠道、方式、內容和品牌構建等多個方面縱深耦合拓展,不斷探索新的傳播路徑。
多重疊加重“渠道”
以往的廉政文化傳播以政府為主導,且傳播模式是自上而下的灌輸式傳播,廉政新聞大多掌握在黨報、機關報等與政務部門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核心媒介機構手中,廉政文化傳播的壟斷性強且傳播形式單一。在融媒體時代,要想創(chuàng)造人人
……(新文秘網(wǎng)http://m.120pk.cn省略411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改變以往以新聞報道為載體的單一說教性傳播,開展反腐倡廉廣播劇“清廉之島故事會”,并在蜻蜓、喜馬拉雅等APP同步上線,通過分享不同的廉政新聞故事,創(chuàng)新傳播形式,在增強新聞趣味性的同時,潛移默化地向受眾傳播了廉政文化理念。
創(chuàng)新驅動重“內容”
廉政文化傳播要想深入人心,需重視內容建設。新聞事業(yè)是黨和政府,以及人民的喉舌,新聞從業(yè)者擔負著反映輿論、引導輿論的重任。在廉政文化傳播中,政府和新聞機構強強聯(lián)合,借助新聞事業(yè)的輿論引導力,有效推動了廉政文化建設。但廉政文化宣傳太注重形式,新聞內容宣傳性強,敘述風格古板,缺乏生動性。在融媒體時代,廉政文化傳播的創(chuàng)新實踐應體現(xiàn)在轉變新聞報道的選題、敘述風格和話語體系,建立適應于網(wǎng)絡媒體傳播機制的創(chuàng)新型話語表述體系,廉政新聞報道要貼合網(wǎng)友的閱讀和網(wǎng)絡用語習慣,轉變嚴肅、呆板的官話式傳播方式,多增添清新、活潑的表述方式,為廉政文化傳播注入生命力。
如人民日報聯(lián)合抖音推出《再見2020:千帆過盡,我們仍是少年》,將新聞報道與短視頻結合,回顧了2020年中國政府在攻克
疫情、醫(yī)務人員奮戰(zhàn)前線、消防官兵英勇抗洪的熱血場面,且報道的標題清新、脫俗,一改以往古板、嚴肅的官話敘述風格,在弘揚社會主義
核心價值觀的同時,引發(fā)了受眾共鳴,從而起到良好的傳播效果。融媒體時代,廉政文化傳播也應在傳播內容上下功夫,創(chuàng)新報道視角和語言風格,使報道內容更加貼近受眾,更能引發(fā)受眾共鳴。
氛圍營造重“品牌”
在融媒體時代,廉政文化傳播不應該僅通過報道人物
事跡來弘揚,還需聯(lián)合多方媒體機構,線上線下推動廉政文化傳播力度,形成廉政文化傳播的品牌效應,使廉政文化通過新聞報道深入人心,從而營造良好的廉政輿論氛圍。青島市紀委監(jiān)委在推動廉政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注重品牌效應,會同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局、市婦聯(lián)、團市委等多個部門,并聯(lián)合新聞機構和自媒體平臺推出各類廉政文化品牌建設項目,如組織全國廉政漫畫展、全市廉政書法展、剪紙展等各類廉政文化活動,創(chuàng)新廉政主題地鐵列車,通過人民日報、青島日報,以及蜻蜓、喜馬拉雅、藍睛等APP,線上線下充分宣傳“清廉之島” ……(未完,全文共1817字,當前僅顯示1155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技術支撐:廉政文化傳播的創(chuàng)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