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提綱:……
一、務必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青年當志存高遠、胸懷祖國
二、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青年當吃苦耐勞、自力更生
三、務必敢于斗爭、善于斗爭,青年當練就本領、奉獻社會
……
主題教育黨課講稿:牢記“三個務必” 貢獻青春力量
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來給大家上一堂思政課。
30年后,再回到校園,我的心情也是很欣喜的,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自己的校園生活,那時候,我跟大家一樣,刻苦學習,憧憬未來,希望自己將來能有所成就,或當個大學老師,或當個封疆大吏,或創(chuàng)辦一家大企業(yè)等等,想法很多,很想快快長大,好有一番作為。后來,讀大學,當記者,下鄉(xiāng)鎮(zhèn),進組織部,考到市人大,再次來到縣里工作,一晃30年都過去了�;貞涀约旱那鞍肷Y(jié)合今天的
主題教育黨課,我想把自己的一些感悟、一些體會與大家共同分享一下,就當和大家談談心,就像我教育我的孩子那樣。希望通過今天的授課,能夠給大家一些啟迪、一些勇氣、一些鼓勵、一些壯志,以對大家未來的學習、工作有所幫助、有所受益。
去年10月召開了黨的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這次大會一項重要的成果就是提出了“以中國式現(xiàn)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重要論斷。中國式現(xiàn)代化是什么樣的現(xiàn)代化?有5個特點:一是人口規(guī)模巨大的現(xiàn)代化。目前,全世界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國家和地區(qū)不超過30個、總?cè)丝诓怀^10億人。我國要實現(xiàn)14億人的現(xiàn)代化,艱巨性和復雜性前所未有,在人類歷史上也將是一件有深遠意義的大事。二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xiàn)代化。共同富裕是人類文明發(fā)展中的難題,迄今為止,還沒有哪個國家完美解決了這一問題。即使是一些西方發(fā)達國家,財富不斷增長的同時,長期存在貧富懸殊、差距拉大的問題,如美國當下的問題,實質(zhì)就是中產(chǎn)階級20年收入都沒增長、階層撕裂的問題。三是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xié)調(diào)的現(xiàn)代化。這個大家應該都理解,就是小平同志說的“物質(zhì)文明和精神文明,要兩手抓、兩手硬”,不僅物資要富足,精神也要富有。四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xiàn)代化。我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環(huán)境承載力較弱,人均耕地面積不足世界平
……(新文秘網(wǎng)http://m.120pk.cn省略1210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入、論學識,絕對算得上是“高大尚”,但他們?nèi)匀徊粦譅奚�、傳播馬克思主義、建立中國共產(chǎn)黨,追求的是啥?1922年,全國的共產(chǎn)黨員不足100人,而朱德當時已經(jīng)是云南的警察廳長,相當于國民黨的中將,可謂功成名就、春風得意。但他堅信只有共產(chǎn)主義才能救中國,于是,千方百計找到陳獨秀,想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但陳獨秀認為他國民黨軍閥的經(jīng)歷不適合加入共產(chǎn)黨,就沒有接受他
入黨的申請。于是,他和孫炳文一起出國,在德國遇見了周恩來,在周恩來的推薦下,才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南昌起義時,賀龍是國民黨20軍軍長,還不是共產(chǎn)黨員,蔣介石和汪精衛(wèi)都想拉攏他這支部隊,蔣介石甚至提出,只要賀龍擁護他,就立刻任命賀龍為江西省主席,但賀龍最終還是選擇了起義。還有彭湃,他家是海豐縣的首富,富甲一方,但他沒有選擇當“富二代”,而是一把火燒掉了自家的幾千張?zhí)锲�、租約,參加了革命。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可以說,為了天下蒼生,為了中國獨立,很多的共產(chǎn)黨員放棄了榮華富貴,走上了革命之路。
革命的道路是艱難而血腥的,從一條紅船出發(fā),到南昌起義,到井岡山建立根據(jù)地,到萬里長征,到延安抗日,到西柏坡劍指東北華北,到渡江戰(zhàn)役,到建立新中國,可謂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熱土一抔魂。其中的英雄人物有大家熟知的劉胡蘭、方志敏、董存瑞、江姐等,但無名的英雄更多,甚至更悲壯。根據(jù)民政和組織部門統(tǒng)計,從1921年7月1日到1949年10月1日,可以查到姓名犧牲的中共黨員就有370多萬,也就是說,在這一萬多個日子里,平均每天就有370名中國共產(chǎn)黨人獻出了生命,而在建國之初,全國的黨員總數(shù)也不過才440多萬人。以大家經(jīng)常談起的湘江戰(zhàn)役來說,一場戰(zhàn)役下來,中央紅軍由8萬多人銳減到3萬余人,血染湘江,紅軍大量縮編,以致于當?shù)赜小叭瓴伙嬒娼�,十年不食湘江魚”的說法。再以我省信陽市新縣為例,當時是鄂豫皖蘇區(qū)首府所在地,全縣人口不足10萬,犧牲者就達5.5萬人。我們的國歌里唱“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小時候教育我們說“國旗是烈士的鮮血染成的”,以前總以為是夸張的說法,深入學習革命史后,才深刻感悟到這其實是直白的寫實。一代又一代共產(chǎn)黨人真正是用生命踐行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使命。
大家生逢盛世,更當不負盛世!孫中山講,“做人最大的事情,就是知道怎樣愛國”。同學們風華正茂,意氣正盛,要立鴻鵠志,做有遠大抱負,有家國情懷的青年!你們現(xiàn)在才十幾歲,到本世紀中葉實現(xiàn)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不過四十多歲,用青春熱血建設祖國,正逢其時,不可辜負。要把個人理想融入社會理想之中,奉獻祖國,奉獻人民,在為實現(xiàn)社會理想而奮斗的過程中實現(xiàn)個人理想。將來,不論大家從事怎樣的職業(yè),都應該始終把愛國愛黨愛人民放在第一位,不做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不做隨波逐流者,這就是一個人的格局、一個人的胸懷。
二、務必謙虛謹慎、艱苦奮斗,青年當吃苦耐勞、自力更生
1949—1979年的中國,是艱難曲折的30年。從國際環(huán)境講,先是歐美發(fā)達國家封鎖我們,不得不抗美援朝,后是前蘇聯(lián)敵視我們,不得不自力更生。從國內(nèi)環(huán)境講,雖然我們順利完成了社會主義初級改造,建立了較為健全的工業(yè)體系,但也出現(xiàn)了“大躍進”“_”等錯誤運動。革命是要流血的,建設是要流汗的,建設之路和革命之路一樣,有曲折也是必然的。林則徐講:“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新中國建國之后,面對一窮二白、滿目瘡痍的局面,一代又一代共產(chǎn)黨人,頑強拼搏,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涌現(xiàn)出許許多多的模范人物。
從我們市的紅旗渠來看,26歲的林縣縣委書記楊貴,帶領全縣30萬干部群眾,歷時10年,在太行山脈的崇山峻嶺中修建了長達70.6公里的總干渠,1520多公里的支渠,總長度相當于從哈爾濱到廣州修筑一道高3米、寬2米的“萬里長城”,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紅旗渠能夠修成,靠的是什么?我認為有這么幾個方面:一是敢想敢干。修建紅旗渠好不好干?不好干。醞釀之初,就有人懷疑,有人反對,有人告狀。當時,林州還很窮,老百姓生活很清苦;1960年,正是國家三年困難時期,要錢沒錢,要物沒物,要技術(shù)沒技術(shù),要支援沒支援。究竟是干還是不干,是大干還是小干,是自力更生還是等、靠、要?楊貴面臨著艱難抉擇,但他最終選擇了干,選擇了大干,選擇了自力更生干,選擇了一干到底。二是科學去干。70.6公里的總干渠,依靠1/8000的坡比,順勢而下,不用提灌,靠的是科學的、反復的測量。同時,在組織建設中,變“長蛇陣”為“打殲滅戰(zhàn)”,干一段成一段,成一段通水一段,“以水促渠”的領導方法,以及出碴不見碴、用石碴鋪墊渠邊路的工作方法,等等,都是講科學、講藝術(shù)的好做法。三是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紅旗渠建設中,群眾按受益面積出工,自備工具,自帶口糧,石灰自己燒,水泥自己造,依靠自身力量,敢叫日月?lián)Q新天。整個紅旗渠建設總投資6865萬元,其中國家資助1025萬元,僅占總投資的14.94%。四是不怕犧牲、無私無畏。10年間,有81人的壯烈犧牲。吳祖太犧牲時,年僅27歲。任羊成,飛崖除險,幾次從半崖上摔下來,石頭砸掉三顆牙,渾身扎滿棗刺,也不下火線。副縣長馬有金,“三過家門而不入”,直到母親病故,才請示縣委回家送葬。可以說,那是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那是一個英雄倍出的年代。五是廉潔奉公、勤儉辦事。在紅旗渠建設的10年中,沒有一次請客送禮,沒有一處揮霍浪費,沒有一例貪污受賄,沒有一個人挪用建渠物資,這是一個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偉大時代。紅旗渠的修建,產(chǎn)生了三個顯著效應:第一,引來了水源,保障了群眾的生產(chǎn)生活用水;第二,培養(yǎng)了大量的能工巧匠,造就了“十萬大軍出太行”的壯麗史篇;第三,培育了一批水泥廠、機械廠,為林州后來崛起一批優(yōu)秀的本地企業(yè)奠定了基礎。如果把“戰(zhàn)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四步曲,比喻成一座大廈的話,那么,修建紅旗渠,就是這座大廈的堅固地基。
鄧稼先,大家應該都知道吧,我國著名的核物理學家,國核武器研制開拓者和奠基者,1999年,被追授為“兩彈一星功勛獎章”。1950年8月29日,鄧稼先懷著一顆報效祖國的赤子之心,放棄美國的優(yōu)裕生活,毅然回國,開始了制造原子彈的工作。但這項工作要秘密進行,從此,鄧稼先的名字便在刊物和對外聯(lián)絡中消失,他的身影只出現(xiàn)在警衛(wèi)嚴格的深院和大漠戈壁。經(jīng)過3年的努力,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 ……(未完,全文共7372字,當前僅顯示3398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主題教育黨課講稿:牢記“三個務必” 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