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網>>干部/組織講話/黨會報告/學習體會/學習材料/管理/>>正文

干部學習講稿:老子哲學的管理智慧(上)

發(fā)表時間:2016/12/10 10:32:23

干部學習講稿:老子哲學的管理智慧(上)
林安梧
臺灣慈濟大學z-教與人文研究所教授、所長

一、道家與儒家同源而互補
同學們好,這一次我很高興到老子書院來跟大家有這個大會跟大家見面,談一談我自己對老子的一些心得。
老子是整個中國文明里非常重要的相應于儒家另一面的不同思想,但它與儒家思想是互為表里,儒道是互為表里的。如果儒作為里時,道作為表;如果道作為里的時候,儒作為表,這是互為表里,而且它是同源、互補的一個結構,這是我一向這樣主張的。當然,在學術上有各個不同的主張,陳鼓應教授主張“道家之主干”,后來被儒家用權力把它奪去了,他是這樣認為的。大部分儒家的學者認為儒家是主干,道家是支流(旁支),佛教是外來的,一般都這么認為。但就我自己的理解與考察,道家與儒家是同源而互補的,作為一個華人,他骨子里頭就隱含了道家跟儒家,所以,并不是說儒家做主,然后道家做輔,而是儒道相需而互補,同源而互補。
儒與道,是指同一個道,只是儒(家)相對于道(家)而言,儒家強調人的參贊化育,而道家強調人的無為順承,這兩個作為對比。儒家強調能,道家強調所,我們借用佛教能與所這兩個概念。儒家強調主,道家強調客,或道家用一個字"賓"(賓客的賓)。能所,回到我這兒是能;所是把它放到那邊去,這是所。儒家是強調回到我的本心上來,道家是你除了回到本心上來很重要,是把它放回天地里邊去,這是兩個作為互補的結構。所以,有一些句子形成互補的方式,如道家講“道生之,德畜之”,儒家講“志于道,據于德”,都講道、德,只是儒家從人主體的自覺角度來說,所以從"志于道,據于德","志"這個字,心有定主有定向,叫"志"。人的心以及本心參贊天地之化育
……(新文秘網http://m.120pk.cn省略1117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面是白,遠的另一端是近,雄的另一端是雌,所以告訴你“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白是彰顯在外的,黑是含在內的,你要掌管好那個彰顯在外的,你必須要守住那含在內的,這是“知其白,守其黑”,白在外,黑在內,這必然是如此的。知其雄,守其雌,雄代表了向外的進取,要去進一步掠奪,但它代表的是進取陽剛的一面!爸庇泄芾碇,你要管好那個向外積極進取,你必須守住那個雌(雌雄的雌),雌是居在家里,把內部盤整好的,這是雌,所以是雌雄。所以,你要真正地能夠管住往外奔馳去,獲取什么,你必須穩(wěn)住你那內在,能夠守住些什么。道家用這樣一個互動循環(huán)兩端構成了不可分的整體,所以“知其白,守其黑”、“知其雄,守其雌”。
還有母與子,道家認為一切都要回到媽媽的懷抱,所以母強調一種包容、一種根源,告訴你回到那個包容、根源,回到那個包容、根源,你才能夠真正地讓那個子好好生長,“既知其子,復守其母”,包容的根源守住了的話,你才能真正管好那個子,那個子的生長才能恰當,你把它講成一個母公司,一個子公司,其實也是可以的,你怎么樣讓子公司好好生長?“既知其子,復守其母”,這個子要能夠反饋回于母,這個母要有一個動能能夠發(fā)展出到這個子來,它有一個子母相生的過程,但子還其為子,母還其為母,這是道家的厲害之處,道家有一種自然而然地將應該區(qū)隔的東西做了區(qū)隔的,這個公司該區(qū)隔而作為區(qū)隔的,它不是什么都連在一起的,連在一起的時候,生命是不可成長的。如種植,種植一個植物,種植蔬菜,或種植樹苗,原生的,如種子在這兒生長出來,這是原生苗圃,原生苗圃,這個苗很小,慢慢長,要分到一個育苗的苗圃上,再從育苗的苗圃下到要種的地上去,這個苗圃就很重要了,一般而言,從原生苗圃長出來的,不如從育苗苗圃長出來的,從育苗苗圃長出來的,放到田里種植的,它的生命力就強過原生苗圃的,這是很重要的,它很有趣,這是一種生命之理,因為原生苗圃跟育苗苗圃不同,原生苗圃就在這里長,它繼續(xù)長,但現在把它移到另外一個育苗苗圃上去的時候,他的生命必須要經過一個新的考驗,經過這個新的考驗,它才能夠生長,它經過這個考驗以后,它再放到那個田里頭去,這是最有生命力的,所以,我有時候是蠻有興趣地問,你原來在哪里讀書,之后在哪里,因為多換幾個地方是好事,我一路都從北大,那未必是多好的好事,你要經過了好幾個學校就是好事,多幾個苗圃,你生命經過一個考驗、生長,才生長得不錯,這是生命之理。
道家是很重視生命之理的,所以,道家談任何一個事情是從生命之理來談的,而它談生命之理是不高調地談,它很平常地談,就很平淡了。什么叫不高調地談?就不違反經驗原則,什么叫高調地談?帶有太多倫理性、道德性的一種幻性,道教不談這種事了,道教將太多倫理性、道德性、價值等神圣化的東西,道教將它們拉下來放平,放平,這是道教的習慣。
所以,堯舜禪讓在儒家講的很高,而道家就放的很平,沒那么嚴重,你在那種情境,你也會禪讓的,責任很多,權力很小,待遇又不好,不但沒有待遇,你還要付出很多,那你肯定會將它禪讓出去的,這是很自然的。我在臺灣,除了在大學教書,我還參與了一些民間的工作,我當過民間基金會的董事長,不是有錢的基金會,臺灣民間的基金會很多,大家有興趣有志愿要做什么,可以成立基金會或學會、協會,有很多,我還當過東方z-教討論會會長,做過幾個類似這樣的(工作),多半是禪讓,做一任,連第二任都不做了,人民團體應該做兩任,一般做一任就開始要物色下一任,這很簡單,從那里就可以理解堯舜禪讓一定是這樣,所以,堯舜禪讓并沒有那么偉大,但儒家就將它偉大化,因為儒家要樹立一個從人倫、教化到整個政治社會共同體的一種凝固和強化的話,要建構它,道教告訴你,你將它凝固建構得也很好,不過,記得,有時候要放松一些,也沒那么嚴重,這是道家的方式。
所以,對于我們這個民族而言,道家是一個“保命丹”。怎么“保命丹”呢?過頭了,它會告訴你,比如我現在覺得有點熱了,依照道家的方式,你不是去忍受這個熱,你現在要讓它比較不熱,比較不熱有兩個辦法,如果能把空調開大一點,請你把空調開大一點,另外一個辦法是我得脫掉一些衣服。但我希望空調能稍微開大一點,因為在座的很多人也會熱,所以空調可以開大一點。所以,道教不相信“心靜自然涼”,所以道教相信“自然涼心才可能靜”,這個話就這么簡單。所以,有一個良善的制度結構,它將會使得人的德性變好,沒有良善的制度結構,人的德性很難變好,德性這回事在道家而言是回到原初的本真性與可能性,“德者,得也,德于己也”,得并不是一個外在的強迫,得是一個內在的生長,而內在與外在是一體的,請在座的諸位朋友記住,道家講的內外是一體的,所以,內處理好了,外才能好,內真正清零了,照見了,你才知道外該如何處理。
所以,道家重點在智慧,我想看清楚了,智慧不是特別崇高的,而是做一個常人。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現在熱了,常人會感覺到熱了,我剛才真的就感覺到熱了,熱了,你就把它表達出來,是熱了,熱了之后,你就開始進行一個讓熱可以解消的過程,之后你就把這個事處理好了,依道家而言,這是合理,這是道德,道講的是總體的根源、場域,德講的是內在本性。天地有道,人間就有德,現在空調開了,大家可以感受到徐徐的微風,有陣陣的涼意現在進來了,你會發(fā)覺,這時候呼吸會更為暢順一點,這很自然了,天地有道了,人間就有得,剛剛開始微微升起的一種焦躁,慢慢就停了。這時候,不經讓我們去想一下,像“心靜自然涼”這個話是怎么來的?原來這個話是因為沒有辦法處理外在的涼,所以只好處理內在的靜,就這么簡單。
當外在不能處理了,我只好處理內在了。所以,你可以發(fā)覺到,當周朝,從西周到東周,到東周的春秋戰(zhàn)國的時候,無論是道家、儒家,乃至其他九流十家,你會發(fā)現思想非常開拓,而且是沖撞的,你可以發(fā)覺到那時候的華人基本上顯示出的陽剛性是比較強的,即使道家講的陰柔,但它不是一種脆弱,你可以發(fā)覺到那個年代跟 ……(未完,全文共13183字,當前僅顯示3136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干部學習講稿:老子哲學的管理智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