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學《人的使命》讀后感
費希勒在《人的使命》一書中說:“人只有在挫折和痛苦中才能更清晰地向自己的靈魂顯示出自己的真實面貌。因此痛苦在更本質(zhì)的意義上是與幸福一樣,是人才所不可缺少的,它是導向人更好地適應自己環(huán)境的一種機制!边@段話讓我印象特別的深,我感到挫折和痛苦是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也讓我對有關人生和生命的思考,加深了對生命存在形態(tài)的感悟和對生命意義的深層把握與思索。
許多人在遭遇困境時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他們是怎樣承受磨難在困境中演繹生命的輝煌,從而實現(xiàn)了人生的價值。他們的價值就在于讓我們看到了生命的不屈,人性的光輝,增強了對人類自身的自信心。
看
……(新文秘網(wǎng)http://m.120pk.cn省略446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他們承受磨難,在痛苦中把生命演繹地極盡輝煌與燦爛。如物理學家霍金,青年楷模張海迪等。現(xiàn)實生活中,有的人無法承受一點點苦痛,甚至只是人生的一點點苦惱,便痛不欲生,甚至喪失理智。你的人生曾經(jīng)遭遇過煩惱和痛苦嗎?你是怎樣度過的?你是怎樣看待人生和生命中的這些痛苦和不幸的?
漢楚時代的項羽最后烏江自刎,對待這個結(jié)局,詩人們有眾多評價,杜牧說:“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辱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李清照說:“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倍醢彩瘎t說:“百戰(zhàn)疲勞壯士哀,中原一敗勢難回。江東子弟今雖在,肯與君王卷土來!盻說:“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彼麄兎謩e從哪個角度來評價這一史實?不同的標準,孕含不同的人生體驗。
人生就是如此。歷史不容改變,任憑后人評說。而現(xiàn)實中的人也確實是這樣。再看看自己,也并不是個完人,正因為這樣,人才是形形色色的,立體而豐滿。伴隨著成長,人們就有了種種煩惱:寂寞感,空虛感,孤獨感,突然覺得生活忙忙碌碌索然寡味,有時甚至莫明其妙地煩躁,傷感。情感豐富細膩且情緒多變化,他們的情感變化就象一條光波曲線,總是在由波峰到波谷,由波谷又到波峰的發(fā)展變化中。這些青春期的心理體驗是獨特的,也是豐富的。
伴隨著電視,游戲機長大的一代,崇尚簡單,快捷的生活方式。生活可以簡單化,但頭腦可不能簡單。作家劉心武曾說:倘若僅僅只有生活,而不對生活進行深入的思考,從而形成對生活的某一方面的獨到的深刻的見解,那么
寫作的作品當然也不可能有什么深度。生活中的許多細節(jié),只要你善于思索,這些細節(jié)便會閃爍出智慧的靈光。我曾看到一篇文章,描述一個學生上學等車的故事:有次上學時,遠遠地看見一輛公交車來了,他拼命地奔跑,可是還是沒能趕上,他只好自我安慰等下一輛吧。下一輛車來了,可是太擠了,心想還是等下一輛吧,左等右等,一輛車終于來了,但還是人擠人,眼看就要遲到了,不得已只好硬著頭皮上了車。這個過程雖短,可抒發(fā)了那位學生對人生的思索:人生常常是這樣,眼看著機會與你擦肩而過,你卻無能為力。有時機會來了,你又猶豫不決,瞻前顧后。錯過了一趟車,還可以等下一趟,可人生中的機會要是錯過了,往往是覆水難收,永遠不能再重來。
每次人生的經(jīng)驗都讓我們學習一些東西,使我們更有效地建立一個成功快樂的 ……(未完,全文共1967字,當前僅顯示1250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
收藏《社會學《人的使命》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