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新文秘網>>社會實踐/信訪/科學發(fā)展/>>正文

試論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進程中信訪工作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發(fā)表時間:2016/10/30 15:06:06
目錄/提綱:……
一、信訪制度沿革與新時期信訪工作的歷史定位
(一)信訪的歷史變遷
(二)信訪概念的分層
(三)信訪制度的功能定位
二、信訪制度融入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與法治化的歷史必然
(一)國家治理現(xiàn)代化與信訪制度的融合發(fā)展
(二)全面依法_與信訪制度法治化的對接
三、強化法治思維引領,創(chuàng)新信訪工作_機制實現(xiàn)歷史使命
(一)堅持一個根本
(二)抓好兩個源頭
……
試論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進程中信訪工作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內容摘要:近年來信訪出現(xiàn)了“大鬧大解決、小鬧小解決、不鬧不解決”的“信訪怪圈”。“信訪不信法”問題突出,嚴重背離法治軌道,損害法治權威,社會高度關注,引發(fā)大量討論!皬娀闭哂兄罢稀闭哂兄,“弱化”者有之,也不乏“廢除”的_。這些研究普遍忽略從歷史文化層面對信訪概念進行分析,往往顧此失彼。本文運用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發(fā)揚實事求是精神,以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新發(fā)展、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為指導,圍繞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重大部署,以法治思維為引領,結合煤礦安全監(jiān)察信訪工作實踐,從信訪歷史文化沿革入手,梳理信訪概念,區(qū)分信訪要素,厘清信訪屬性,將不同定位的信訪功能導入相關領域。提出了以“人大”為中樞,各行各業(yè)為主干,基層組織為末梢的統(tǒng)一協(xié)調、組織有序、分工合作、監(jiān)督有力、良性互動的大協(xié)作信訪新格局的設想,對實現(xiàn)信訪制度法治化及其與社會治理現(xiàn)代化融合發(fā)展的改革路徑進行了分析和探索。

關鍵詞:信訪;改革;社會治理;法治化;人民代表大會

試論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進程中信訪工作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總攬國際國內兩個大局,洞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
……(新文秘網http://m.120pk.cn省略879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民聯(lián)系的一種方法,不要采取掉以輕心置之不理的官僚主義態(tài)度”。同年 6 月,政務院作出了《關于處理人民來信和接見人民工作的決定》,規(guī)定縣 (市)以上各級人民政府必須指定專人處理人民來信,建立接待室或問事處,領導同志要親自過問信訪工作,標志著信訪制度的確立。之后信訪制度不斷完善,形成了歸口交辦、多辦少轉等工作制度。“_”期間,大多數(shù)信訪機構處于癱瘓、半癱瘓狀態(tài),有的甚至被撤銷、解散; 1976 年信訪制度開始恢復重建,中央、省黨政機關一度抽調大批人員組成工作組,變上訪為下訪,到基層幫助研究解決問題,對撥亂反正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此后,信訪制度進入新的發(fā)展時期,1995 年國務院頒布《信訪條例》,2005年修訂并沿用至今。
信訪機構最初為1949 年設立的中共書記處政治秘書室和政務院秘書廳。后變更為中共中央辦公廳 (簡稱中辦)秘書室和國務院秘書廳、辦公廳 (簡稱國辦)。信訪部門從人民信件組、人民接待室,逐步發(fā)展成信訪室、信訪處、信訪局。 1986 年,中辦信訪局和國辦信訪局合并。2000年,中辦國辦信訪局更名為國家信訪局,由國辦管理,業(yè)務上接受中辦和國辦的指導。地方各級黨政機關都設有信訪機構。黨政合設、共同管理、以政府管理為主是目前行政信訪與黨委信訪占主導的關系結構。此外,各級人大、政協(xié)、法院、檢察院,企事業(yè)單位、人民團體等也都設有信訪部門,形成了各行各業(yè)、無所不包的“大信訪”格局。
(二)信訪概念的分層。
當前眾多信訪改革設想中,普遍忽略了從文化層面對信訪概念進行分析,往往顧此失彼。弄清信訪概念,才能把握信訪本質、區(qū)分信訪功能、確立信訪定位,為信訪制度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清晰的思考路徑和相應的探索方向。
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是一幅多姿多彩的文化長卷,信訪演進過程與傳統(tǒng)文化的_緊密結合在一起,印刻著華夏文明的烙印。從原始社會堯舜設立“進善旌”、“誹謗木”、“敢諫鼓”,到歷代封建王朝的士民上書建言諷政、詣闕申訴;從民國時期的陳請請愿、建議控告,到當代中國的來信來訪,古往今來在下情上達上有著基本相同的文化基礎和行為模式。它既是集權社會的產物,又是民本思想的體現(xiàn)。在國外,沒有與信訪直接對應的詞語。國家信訪局官網《信訪條例》(英文版)中把“信訪”譯為“l(fā)etters and visits”。信訪是中國獨有的一種文化現(xiàn)象,這是信訪的文化底色,應該是信訪第一層次的概念。
文化的最深層面,是由社會的整體意識和思想精神所構成,是人的精神世界、思維方式、心理結構和觀念意識,涉及到人的信仰、信念、觀念、倫理、行為、審美觀等范疇。附著于這種底色之上的制度、功能等衍生層次,隨著時代背景、階級性質、社會形態(tài)而發(fā)生相應的變化。由此建立起來的信訪制度及其相應的表達方式等,應當是信訪第二層次的概念。
(三)信訪制度的功能定位。
馬克思主義以歷史唯物論賦予了“主權在民”科學的內涵,即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_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動力!比嗣衩裰鳠o疑是信訪制度的本質。自古以來中國就有民意不可違的思想,所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在_倡導下建立起來的新中國信訪制度,是以人民為根本立場的,黨與人民群眾密切聯(lián)系和溝通的橋梁。新時期我們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人民信訪為人民的本質定位必須堅持。
正是基于我國信訪制度的本質定位,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不同時期,信訪也就隨著人民群眾的需求不斷增量擴容。信訪制度建立后,先后出現(xiàn)過三次信訪洪峰。第一次從 1954 年至 1957 年。主要是建國后陸續(xù)開展了“三反五反”、“社會主義改造”、“反右”及“四清”等政治運動,要求糾錯的信訪大幅增加;第二次從 1978 年至 1982 年。主要是_后,受迫害的人紛紛要求平反、落實政策等;第三次從 1993 年至 2005 年。主要是改革開放以來,各地城市開發(fā)、企業(yè)改制等觸及農民、工人的切身利益,引發(fā)大量群訪和越級訪。至此,信訪功能已從初期的聽取意見建議、接受批評改進工作、監(jiān)督干部改進作風的單一政治屬性向糾紛解決的法律屬性方面擴展。2005 年《信訪條例》相關內容大量增加!氨Wo信訪人的合法權益”、“及時化解矛盾和糾紛”已成為現(xiàn)行信訪制度核心功能,救濟機制的引入,使信訪呈現(xiàn)出法律或準法律屬性。
在“人治”與“法治”的交織中,救濟機制泛化,信訪量連年攀升,總量居高不下。涉法涉訴信訪過多,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司法權威。信訪行為組織化趨勢明顯,“非正常信訪”嚴重擾亂了信訪秩序。云南煤監(jiān)局2014年至2016年間27個月群眾來信來訪共134件,“意見建議類”僅有7件,占總 ……(未完,全文共9036字,當前僅顯示2468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試論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進程中信訪工作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
文章搜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