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指导 | 首页登陆 | 会员注册 | 欢迎投稿 | 本站帮助 | 站内搜索 | 保存桌面 | 浏览足迹 | 会员增值  
到新文秘网首页
您的位置:新文秘網>>畢業(yè)論文/文教論文/財政/調研報告/>>正文

論文:我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配合效應的實證研究

發(fā)表時間:2015/5/2 9:55:35

研究領域:宏觀經濟學
我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配合效應的實證研究
─—基于聯(lián)立方程模型的分析
內容提要:本文依據宏觀經濟學理論,建立了研究我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配合效應的聯(lián)立方程模型,根據1992-2008年的季度數據,利用三階段二乘法對模型參數進行了系統(tǒng)估計,主要結論是出口增長對GDP增長的拉動力度最大,消費其次,政府支出再次之,投資最小。因此,在目前我國出口受阻的情況下,應該適時適度調整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搭配組合的模式,以刺激消費需求,合理安排政府支出結構,有效提高民間投資,促進經濟增長。
關鍵詞: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 聯(lián)立方程模型
一、選題的背景
改革開放三十年以來,我國經濟以年均9.8%的速度高速增長,期間伴隨著相當明顯的周期波動;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央政府加強了對宏觀經濟調控工具的運用,作為國家賴以進行宏觀調控的兩大政策工具,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發(fā)揮了相當大的作用,特別是從九二年我國確定了經濟_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_以來,在1993年到1996年間,運用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為治理嚴重的通貨膨脹,實現(xiàn)經濟成功“軟著陸”過程中,以及在1998年至2002年運用積極的財政政策,為治理通貨緊縮、擺脫“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等方面,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起到了極為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從2002年開始,我國經濟又進入了一個新的周期上升過程,因而從1998年開始實施了六年的積極的財政政策于2003年逐漸“淡出”。從2004年開始,我國實行了穩(wěn)健的財政政策和穩(wěn)健的貨幣政策,這意味著我國的宏觀調控從財政政策“挑大梁”逐漸過度到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互相積極配合,2004年至2007年雙穩(wěn)健的政策,使經濟保持了高速增長。但由于新一輪宏觀調控是在我國
……(新文秘網http://m.120pk.cn省略1205字,正式會員可完整閱讀)…… 
合歷程。但書中對國外的研究成果關注不夠,基本理論方面幾乎未涉及,書中也未使用較先進的數量分析方法。夏興園、洪正華(2002)《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效應研究》一書,首先考察了凱恩斯主義、新保守主義等西方經濟學流派對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效應的研究,然后運用IS-LM模型對兩種政策效應的形成機制和力度大小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最后計算了對我國IS-LM模型中的主要參數,并進行了實證分析,但主要進行的是描述性分析和乘數分析。郭慶旺等(2004)《積極財政政策及其與貨幣政策配合研究》一書,是一本全面運用現(xiàn)代西方經濟學分析方法的一部著作。其突出特點是在對財政政策的分析過程中,采用了當今主流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并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書中對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xié)調配合的論述占了三章的篇幅,分別論述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xié)調配合的理論基礎和歷史回顧以及積極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xié)調配合的展望,但沒有論述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xié)調配合的效應�!秶邑斦P汀氛n題組(2000)在《我國宏觀經濟計量模型及政策模擬分析》中建立了以需求導向為主、將需求和供給相結合的宏觀經濟計量模型。模型是由113個方程構成的聯(lián)立方程模型,模型中利用價格調整方程(菲利普斯曲線)作為需求和供給的結合點,將反映總供給能力的潛在生產能力和菲利普斯曲線引入宏觀經濟模型。模型側重對財政、貨幣兩大政策工具在宏觀調控中的作用進行了分析、評價,并引入了協(xié)整檢驗和誤差修正模型。高鐵梅、梁云芳、何光劍(2007)等的《中國季度宏觀經濟政策分析模型》建立了由7個模塊、32個方程構成的中國季度宏觀經濟政策分析模型,對宏觀經濟政策效應的模擬分析,描述了1996年第1季度—2007年第1季度中國宏觀經濟運行機制的長期和短期特征,對2006年第1季度—2007年第1季度的利率政策、人民幣匯率升值問題、收入政策問題等進行了模擬分析。通過對文獻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國內還沒有針對我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配合效應建立專門的模型,運用計量經濟學方法對我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配合效應進行實證研究,本文擬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通過建立聯(lián)立方程模型,對我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配合效應進行實證分析。
三、理論與建模
理論上,在20世紀30年代初西方經濟大蕭條之前,西方經濟理論界對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效應討論很少,因為,幾乎所有的經濟學家都認為,由于價格和工資具有充分彈性,市場可以立刻出清,因而財政支出對宏觀經濟幾乎沒有什么影響,就象亞當·斯密在他的《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中闡述的那樣,政府通常只是充當“守夜人”的角色。貨幣政策也只是中性的,即認為它只是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物,其重要性也只在于便利商品交換的進行,因而貨幣數量的增加或減少,只會引起物價水平的上漲或下跌,而不會對產出等經濟變量產生實質性影響。
30年代的資本主義經濟大危機及1936年凱恩斯《就業(yè),利息和貨幣通論》的發(fā)表,使人們對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能否有效影響經濟的看法發(fā)生了根本的改變。凱恩斯認為_市場經濟具有內在不穩(wěn)定性,雖然長期中市場機制的自發(fā)作用可以實現(xiàn)經濟均衡,但短期中經濟難以自動實現(xiàn)均衡,從而造成社會福利的重大損失,主張運用“看得見的手”對“看不見的手”進行干預,通過減稅、增加政府支出及貨幣政策當局降低利率以增加投資等擴張性政策來人為地增加總需求。凱恩斯的“需求管理”政策主張包含了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兩個方面,并認為在大蕭條條件下財政政策更為有效。
1937年英著名經濟學家J·�?怂乖凇督洕嬃繉W》雜志上發(fā)表了《凱恩斯先生與“古典學派”》一文,正是在這篇文章中,�?怂故紫忍岢隽薎S-LM模型。后經美國經濟學家A. 漢森和F.莫迪尼安尼以及克萊因等人的補充與發(fā)展形成了大家都比較熟悉的IS-LM模型。在60年代之前,IS—LM模型被認為是對凱恩斯理論的標準解釋,從而也就作為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的基本模型而被經濟學界所公認,并被作為新古典綜合派的理論基礎。R.多恩布施與S.費希爾甚至認為“IS—LM模型是現(xiàn)代模型是宏觀經濟學的核心”,這就是說凱恩斯主義的全部理論與政策分析都是圍繞這一模型而展開的。因為簡單的國民收入決定模型只能用于分析財政政策對總需求的影響,無法分析貨幣政策,以及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間的關系,及其對國民收入決定的影響。但實際上國民收入的變動還會通過對貨幣需求與利率的影響而進一步影響總需求與國民收入,只有把這后一種影響包括在內才能全面分析財政政策的全部作用及其局限性。這種分析只有借助于IS—LM模型才能作到。
在經濟中,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是密切相關的,只有了解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才能使之互相配合共同達到預定的經濟目標。而這種分析也要以LS-LM模型為基礎。由于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配合效應分析涉及經濟系統(tǒng)的諸多經濟變量,這些經濟變量之間很可能包含多個經濟關系,而且有些經濟變量之間并不是簡單的單向因果關系,而是相互依存、互為因果關系。利用單方程模型很難完整、準確地反映經濟系統(tǒng)內的這種復雜關系,為全面地反映濟變量之間互相影響而形成的反饋機制,分析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產生的的經濟效果,就需要將多個方程有機地組合起來,建立描述各種經濟變量相關關系、并由多個相互聯(lián)系的單一方程組成的的聯(lián)立方程模型。因此,本文依據宏觀經濟學中的國民收入決定理論、IS—LM模型、消費函數理論、投資理論、貨幣需求理論、通貨膨脹理論、國際貿易理論以及財政收支原理建立如下聯(lián)立方程模型,其中模型中涉及的變量名稱先說明如下:
1)CPI: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2)DE*IM:中國加人WTO政策變量
3)ER:實際有效匯率指數(外生變量)
4)E*:出口商品額(按人民幣計)
5)RFDI: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額(按人民幣計) (外生變量)
6)FE:財政支出(外生變量)
7)FI:財政收人
8)GDP: 國內生產總值
9)GDP23: 第二、三產業(yè)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外生變量)
10)GDPRI: GDP縮減指數
11)II: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
12)IM:進口商品額(按人民幣計)
13)INC:城鄉(xiāng)居民收人總額(外生變量)
14)LRI:一年期貸款利率(外生變量)
15)LOAN:金融機構貸款余額
16)M2:M2余額
17)RETS: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18)SAVA:城鄉(xiāng)居民儲蓄存 ……(未完,全文共14220字,當前僅顯示3382字,請閱讀下面提示信息。收藏《論文:我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配合效應的實證研究》
文章搜索
体裁专栏
行业专栏
节日专栏
时政专栏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首页登陆 | 会员注册 | 投稿提现赚钱 | 写作指导 | 本站帮助 | 站内搜索 | 付款方法 | 免费加入会员